化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肿瘤化疗耐药性的克星基因与小分子联动 [复制链接]

1#

研究背景

肿瘤耐药性是目前限制癌症化疗药物小分子疗效的一大难题,其主要机制包括代谢活化增加,药物靶标表达增多,药物靶标的改变使药物敏感性降低,外排转运蛋白表达增多,和药物失活等。

其中,自噬是通过用膜包裹待降解物的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进而引发自噬溶酶体内水解酶对内源性物质进行水解消化的过程,是维持细胞代谢与增殖的重要途径,从而使细胞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具备较高的生存能力,这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和转移密切相关。

自噬是引发PTX在乳腺癌治疗中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因素,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用是目前解决肿瘤耐药性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传统的自噬小分子抑制剂缺乏靶向性,较大的给药剂量同时会引发系统毒性;与之相比,基因药物miRNA-能靶向作用于自噬通路中的STMN1、RAB5A和ATG4D基因,分别抑制自噬过程中囊泡的成核、伸长与微管动力学,进而促发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

DrugNanorodMediatedIntracellularDeliveryofmicroRNAforSelfsensitizationviaAutophagyInhibition

XiaofeiXin1,XiaoqingDu1,QingqingXiao1,HelenaS.Azevedo2,WeiHe1,*,LifangYin1,*

Nano-MicroLett.()112

本文亮点

1通过“药物-递送-药物”(DDD)系统实现小分子药物紫杉醇(PTX)和基因药物miR-的共递送,在体内外实现自噬抑制,进而克服肿瘤细胞耐药性,提高抗肿瘤药物疗效。

2为化疗小分子药物诱导的自噬,引发肿瘤耐药性的问题,提供全新的治疗策略。

内容简介

自噬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肿瘤化疗过程中会诱导自噬的产生,进而引发肿瘤耐药性的形成和肿瘤细胞的转移。中国药科大学何伟副教授尹莉芳教授等采用“药物-递送-药物”体系(DDD)递送化疗药物紫杉醇(PTX)和基因药物miR-。

DDD的粒径为nm,总载药量为66%,能将miR-高效地递送至肿瘤细胞,通过miR-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内的自噬作用。

主要表现为微管结合蛋白LC3II的减少与自噬降解底物p62的蓄积,使其对化疗药物敏感,与单化疗药物治疗相比,凋亡率增加3倍,为克服肿瘤细胞耐药性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图文导读

IDDD递送系统制备过程与治疗策略本文的设计思路和治疗策略如图1所示。

图1(1)DDD制备过程;(2-3)DDD通过静脉注射给药,以CD44受体介导的小窝蛋白摄取途径进入细胞;(4-6)DDD释放miR-和PTX,miR-抑制自噬,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PTX的敏感性,提高抗肿瘤疗效。

IImiR-对自噬流的抑制

DDD系统能将miR-高效递送至MCF-7细胞中,与传统的递送系统相比,转染效率提高了3倍;化疗药物PTX会诱发自噬的产生,但miR-的递送显著抑制肿瘤细胞中自噬的发生,主要表现为微管结合蛋白LC3II的减少与自噬降解底物p62的蓄积。

图2(a)转染后miR-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水平;(b)各组制剂处理后,mRFP/EGFP-MCF-7细胞中自噬流的变化;(c)mRFP与EGFP比值;(d)LC3IImRNA表达水平;(e)p62mRNA表达水平。

III细胞凋亡率的验证

自噬与化疗药物产生的细胞毒性、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与转移密切相关。DDD系统能高效地将PTX与miR-递送至细胞内,凋亡率高达77%,是单化疗药物治疗的2倍,说明miR-对自噬的抑制能显著增强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

图3体外凋亡率。

IV体内基因递送、自噬抑制与抗肿瘤疗效

通过建立MCF-7裸鼠皮下肿瘤模型,考察DDD的体内抗肿瘤药效,如图4所示,DDD能将miR-高效递送至肿瘤组织内,抑制自噬的产生,与小分子化疗药物PTX实现协同联合治疗,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抗肿瘤增殖率达到近%,肿瘤凋亡率高达50%。

图4(a)治疗终点离体肿瘤图;(b)肿瘤生长曲线;(c)肿瘤重量;(d)细胞增值率;(e)细胞凋亡率;(f)miR-表达水平;(g)LC3IImRNA表达水平;(h)p62mRNA表达水平。

本信息源自互联网仅供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