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利民为本图
TUhjnbcbe - 2024/4/1 17:22:00
专业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328/b3nz9ub.html

本报记者黄继妍林雍

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省科技馆三馆齐聚,已成为全省文化新地标。本报首席记者杨继红摄

9月22日,天气已不再酷热。在鹰潭市月湖区交通街道磷肥厂社区,老人们聚在树荫下打牌、聊天,今年58岁的李人觉就是其中一个。

“几个月前,我可没有这么舒坦。”李人觉告诉记者,他年到鹰潭市食品总厂工作,年厂子改制后没有固定收入,只能去跑摩的、做杂工维持生活。因为手头拮据,他的养老保险从年开始就断缴了。

今年6月底,在鹰潭市社保局和社区的帮助下,李人觉拿到了5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助保贷款,补齐了养老保险费。“我退休以后,每个月养老金可以领到元左右,拿一半出来还贷款,两年就可以还清。感谢政府让我的老年生活更加从容。”谈起这些,李人觉竖起了大拇指。

助保贷款是我省在全国首创的一项社保政策,已经帮助全省几十万困难群众实现老有所养的夙愿,也为江西在提升民生共建共享水平上奋勇争先写下一个生动注脚。

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如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江西正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稳就业增收入、解决看病就医等急难愁盼问题、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端稳就业“饭碗”,让群众生活更有底气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9.6万人,同比增长11.36%,完成全年计划的.22%,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在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的形势下,仍然要把保障就业放在宏观政策优先位置。

9月18日,华东交通大学校园内人头攒动。江西省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启动仪式暨华东交通大学“庆建校50周年·百强赣鄱名企进校”专场双选会正在这里举行。家省内知名企业抛出“橄榄枝”,吸引了上千名大学生参加。

“看到政府和学校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我觉得非常幸运,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真正实现求学在江西、发展在江西、成就在江西。”华东交通大学级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周文鹏这样说道。

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郭锦亮说,当前,江西正处于加速崛起的发展关键期,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我省举办专场双选会等活动,就是要稳就业、保就业,促进省内高校毕业生留赣就业创业。

郭锦亮坦言,目前,我省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日渐完善,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也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支撑作用不足、新经济形态下劳动关系复杂化等问题。

记者采访发现,受疫情影响,我省部分行业,尤其是外贸出口型、电子信息代工类企业用工波动较大,部分企业订单减少、用工减少。随着新兴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重点产业及企业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现有的技能培训结构与我省“2+6+N”产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难以满足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为稳就业、促发展,我省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持续减负稳岗、加强技能培训,同时出台多项举措,助力创业带动就业。

9月14日,临近傍晚,记者来到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坪田村。31岁的张根群正在为蔬菜施肥。别看她年轻,却已经是青原区喜来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了。

“年受疫情影响,又遭遇倒春寒天气,多亩蔬菜被冻死,合作社资金紧缺。因为缺少抵押物,我跑了多家银行都申请不到贷款,合作社差点运转不下去。”张根群告诉记者,邮储银行青原区支行和区总工会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给她发放了20万元无担保、无抵押、无利息的“庐陵工贷”贷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今年6月,张根群再获10万元“庐陵工贷”贷款。

拿到两笔贷款以后,张根群加快发展步伐。如今,喜来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吉安市保育院、昌泰酒店等单位的蔬菜供应商,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

合作社发展壮大,带动了周边不少村民就业。“我们已经解决了周边村庄70多人的就业问题,平均每人每天元工资,还管午餐。”张根群坦言,“如果能融到更多的资金,我可以把合作社规模再做大一些,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就业稳,收入增。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10.6%。但是,我省居民收入增长依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从分项收入角度看,我省居民收入结构仍然不优,工资性收入仍然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不多。从城乡对比角度看,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呈现扩大趋势。同时,我省居民收入与周边省份对比仍有差距。年前三季度,安徽与湖北两省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元和元,增速分别为11.61%、14.48%。

只有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千方百计稳住就业,才能实现居民收入增长、结构优化,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有底气。

解决急难愁盼,让民生工作更有温度

这是一个有关生命与希望的故事。

今年35岁的刘建玲,是吉安市吉州区曲濑镇曲濑村村民,以前在工地上干活,一年能赚5万元,供两个孩子读书没什么压力。年1月,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全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

9月15日,刘建玲告诉记者:“患病后,我是闯了三道关才捡回来一条命,每一道关都是党和政府帮我闯过去的。”

手术是第一道关。“医院做完手术的第二天,因为没钱,医院要对我停药,当时我还处在昏迷中,家人急得团团转。”刘建玲说,“幸好区医医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我这才捡回来一条命。”

后续治疗是第二道关。因治病需要,刘医院先后进行9次化疗,总花费约万元。因为患病后第一时间就被纳入低保户,医保一共为他报销了约74万元异地就医的医药费。

第三道关是后续生活。曲濑村第一书记韩水军仔细给记者算起了账:“刘建玲的收入有三块。一是他和两个孩子都享受低保,每人每月元;二是两个孩子的教育补贴,每人每年0元;三是他曾经当过兵,每年有一些退役军人补贴。他有自建房,这些钱在农村生活是足够的。”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群众生活的一大难题。如何破解“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不敢看病”“看不起病”的难题,真正做到病有所医,仍然需要汇集多方智慧,在改革实践的探索中不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采访时,吉州区医保局工作人员邹美莉坦言,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便民举措非常好,但是政策落地时,还是存在一些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需要不断去协调、沟通,这不仅让好政策打了折扣,也增加了群众负担。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才能真正让民生工作更有温度、更有力度。

位于九江市浔阳区甘棠街道南湖社区的行署大院小区,去年以前,一直有两大难题困扰着小区居民。一是停车难,二是爬楼难。年,政府投入1.8亿元对小区进行提升改造,年3月完工后,两大难题得到缓解。

小区通过优化新增多个车位,基本满足居民需求。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小区目前已加装了3部电梯。今年87岁的李德华老人,家住小区西区副8栋4楼,老伴因为腿脚不方便,以前几天都难得下一次楼。今年2月单元加装电梯完工后,李德华每天都带着老伴下楼遛弯。

老旧小区改造已连续4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然而,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改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加装电梯就是一个堵点。李德华说:“对加装电梯的态度,高层住户愿望迫切,中层住户则不愿投入过多金钱,低层住户因顾虑噪音、采光、日照、通风等影响,大部分持否定态度。此外,不少老旧房屋墙体不能承受电梯的重量,也使得加装电梯难上加难。”

为打通“肠梗阻”,我省一些地方正探索建立业主委员会,发起业主商洽会等对话和异议调解平台,做好业主间的纠纷调解。

“十三五”时期,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不足仍然是我省的主要矛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与人民群众更高期待还有差距。

以南昌市为例,“十三五”期间,养老床位数从1.2万张增加到3.7万张。然而,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93.6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4.97%,养老“一床难求”的问题依然突出。

今年1至8月,江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亿元,位列全国中游,政府财力有限,民生保障水平还不高。钱还不多,怎样用有限的财力增添民生福祉?

“集中财力办实事。”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江西已经连续15年实施民生实事工程,近几年用于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保持在80%左右。目前,我省已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保制度、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城乡困难群众低保全覆盖。

下好“绣花功夫”,让平安江西更幸福

“食品安全无小事。”这句话从鹰潭市第六中学校长徐晓兵嘴里说出来,更显得郑重其事。

该校位于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食堂每天约为名师生提供午餐。9月23日,记者来到学校,只见食堂内外干净整洁,站在打菜窗口,可以通过大屏幕看到厨房操作间的实时画面。

“以前学校没有食堂,老师和学生都到校外的小餐饮店吃饭,或点外卖,食品安全难有保障。年学校有了食堂以后,师生每人每餐只要10元钱,从没出现过食物中毒、腹泻等情况。”徐晓兵说,食堂刚开始运营,鹰潭市市场监管局就根据全市“洁厨亮灶”工程推进工作部署,在厨房安装了摄像头并与市场监管指挥中心联网,通过网上监管和网下例行检查严控风险,学校在年就被评为“洁厨亮灶”市级示范单位。

省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黄毅峰说,今天,从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到改善居住环境,再到化解矛盾纠纷,无不牵涉复杂的经济社会利益,包含更为多元的社会期待。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西,呼唤社会治理下好“绣花功夫”,从工作细节处、纠纷源头处防微杜渐,才能让群众生活的“微痛点”及时纾解、不再扩散。

当前,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对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新挑战。社区社会化现象日益突出,出现大量商品房陌生人社区,还有城乡接合部的杂居社区。家庭小型化,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等不断增多,需要重塑道德约束和社会信用等。这些变化加大了社会治理难度。黄毅峰认为,政府部门必须从群众身边小事入手,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丰城市尚庄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这里集公安交警、法庭、律师、劳动仲裁、纪检等诸多功能为一体,集中受理投诉化解矛盾。

已经退休的原侯塘岗村村支书傅小荣正坐在窗口前,为邻村的群众耐心调解纠纷。调解结束后,群众满意地离开。尚庄街道,是城区、矿区、工业园区和农村的接合部,常住人口3万多人,另有流动人口1万多人。面对复杂的情况,尚庄街道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为化解矛盾,创新社会治理,我们设立了尚庄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尚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勇说,年,尚庄街道投入多万元推动“雪亮工程”,在每个村小组安装2至3个高清摄像头。安装完毕后,该片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盗抢案件数量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强大发展动力。在高质量发展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大,全心全意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作示范、勇争先,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月2日,定南县第六小学举行校园科创体育节。学生在展示自制的小发明、小制作。近年来,该县投入资金在中小学校开设科技社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陈地长摄

专家观点

用心用情才能做好民生工作

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李春根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多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自7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深入实施民生实事工程,至今已经连续15年,集中力量办成了一批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在提升民生共建共享水平上奋勇争先,持之以恒,实属不易。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民生工作面临着再上层楼的新要求新挑战。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感知变化、得到实惠,更多分享现代化的红利。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接连不断的新起点。通过持续、深入办好民生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将进一步增强4多万赣鄱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发展民生中赢得民心,在凝聚民心中推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相关链接

今年2月,江西省《年民生实事工程安排方案》印发,明确今年全省将围绕就业和创业等8个方面,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51件民生实事。

今年民生实事工程力度更大、举措更实,主要聚焦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困难特殊群体、兜牢基本底线,包括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加大对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保障力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扎实做好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公共文化、住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民生保障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利民为本图